首页 资讯 正文

海安:从“舌尖”到“心间” 社区食堂托起居民暖心“食”光

体育正文 83 0

海安:从“舌尖”到“心间” 社区食堂托起居民暖心“食”光

海安:从“舌尖”到“心间” 社区食堂托起居民暖心“食”光

随着老龄化加剧和生活节奏加快,如何让老年人、上班族和特殊群体吃上“放心方便、健康可口”的热饭,成为民生关切。海安街道将社区食堂(shítáng)列为重点工程(gōngchéng),从去年首家“不(bù)开火”的如意佳园食堂,到餐饮企业自建社区食堂老年助餐点,再到探索含社区食堂老年助餐服务的社区综合服务体,逐步构建起(qǐ)多层次(duōcéngcì)助餐服务体系。 6月24日中午,如意家园社区食堂飘出阵阵饭菜香。麻婆豆腐、土豆鸡块、西红柿炒鸡蛋等十余种家常菜在保温餐台上冒(mào)着热气,不到十一点半,食堂里已坐满(zuòmǎn)用餐的(de)居民。92岁(suì)的诸建明和老伴正端着餐盘挑选菜品。“两荤两素只要14块,我们老两口经常来这儿吃。”老人笑(xiào)着说。 去年5月,海安街道复兴社区创新升级改造如意佳园居家养老服务站,率先探索(tànsuǒ)老年助餐服务。尽管这家(zhèjiā)社区食堂并不开火,但依托第三方专业的养老服务机构恒源康复护理中心负责配餐、售卖的方式起步,运行(yùnxíng)一年多来,累计(lěijì)就餐已超两万人次。 “今天配送了125份餐(fèncān),比昨天多8份。”复兴社区党总支书记马海莲(mǎhǎilián)站在取餐窗口旁,熟稔地和每位居民打招呼。这位社区当家人清楚地记得,刚开办时单日用餐(yòngcān)量(liàng)曾达180人次,如今稳定在120人左右。 复兴社区紧邻海安中学,辖区内有(nèiyǒu)近300户房屋由学生、家长(jiāzhǎng)租住(zūzhù),“陪读家长”暂时离开了熟人社会(shèhuì),面临着助餐和社交的双重需求。社区食堂不仅提供了经济实惠的餐食,更搭建了一个温馨的社交平台。 一年多来,老年人、陪读家长(jiāzhǎng)在食堂就餐的占比超76%。一餐热饭,解决的不仅是“吃饱”问题,更是(gèngshì)“吃好”背后的归属感。而这背后需要更精准(jīngzhǔn)地去收集、研判、探索,满足老百姓的不同生活需要。 下午四点半,天澜湾小区(xiǎoqū)邻澜小厨社区(shèqū)食堂的“小饭桌”热闹起来。不同于如意佳园食堂的“不开火”,邻澜小厨里不仅现场开火炒菜,炒菜的还是(háishì)两个智能“机器人”。炒菜机精确控制温度、时间和调料用量,每一道菜品的口感(kǒugǎn)和营养成分一致。少油少盐的糖醋里脊、五彩虾仁等(děng)菜品,让居民直呼“比外卖放心多了”。 “我们瞄准的是‘居家(jūjiā)烧饭累、外出就餐贵、外卖食品忧(yōu)’三大痛点。”西楹社区党总支书记王慧介绍(jièshào),小区食堂今年5月正式运营,每天供应中、晚两餐。运营方联合(liánhé)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研发“健康膳食图谱”,科学搭配营养菜单。除了日常供餐外,还为糖尿病人、高血压患者提供个性化(gèxìnghuà)餐食,实现精准服务。 邻澜小厨社区食堂通过“政府补(bǔ)一点、企业让一点、居民出一点”的可持续发展模式(móshì),实现了充满民生温度的运营(yùnyíng)成效。食堂采取“全龄段精准供餐”服务模式,日均接待300人次客流(kèliú)中,银发族和(hé)孩童占比达65%,周边上班族占35%,切实满足不同群体的餐饮需求,真正将民生关切落到实处。 在拥有近千户居民的(de)桃李(táolǐ)名筑小区,“做饭麻烦、吃饭孤单”曾是许多(xǔduō)人的日常困扰。如今,桃李名筑小区的“共享餐厅”正悄然改变着周边居民的生活方式(fāngshì)。在这个(zhègè)由闲置空间焕新而成的500平方米邻里会客厅里,科技与温情完美交融:智慧大屏实时更新着居民们的饮食选择——梅干菜炒肉以21.1%的月销量成为人气冠军,9417份(fèn)订单中银发族占比超70%。 跃动的数字记录(jìlù)着居民们的味蕾偏好,更生动展现着小区居民生活图谱,楼上吃饭、楼下休闲成了不少(bùshǎo)居民的午间日常。“根据数据反馈,我们动态调整了老年餐的少盐菜品占比,还新增了孩子(háizi)们喜欢(xǐhuān)的卡通餐。”食堂负责人葛川川指着菜品销售排行榜介绍道。 “飘香的不仅是家常味道,还有远亲不如近邻的人情暖意。”海安街道(jiēdào)闸东社区党总支(dǎngzǒngzhī)书记程德玲观察到(dào),运营两个月来(lái)这里日均接待380余人次,超半数居民结伴而来。巧妙的空间设计融合了就餐区、阅读角和议事区,这个烟火气十足(shízú)的空间正成为社区治理创新平台,推动邻里关系向“和睦大家庭”转变。她(tā)还表示,食堂已成功(chénggōng)申请老年人助餐点,约一个月后不同年龄段和困境老人将享受到差异化就餐补贴。 目前,海安街道还(hái)拥有金水湾社区(shèqū)食堂、新海福助餐点等社区食堂、助餐点共8家,日供餐超3000单,老年人就餐占比达(bǐdá)70.2%,新桥社区、海陵社区等社区食堂也正在如火如荼建设中。 从最初试点探索到如今多点开花,海安(hǎiān)街道坚持顶层设计与基层实践相结合,盘活(pánhuó)低效空间,引入专业运营,优化服务供给(gōngjǐ),推动社区食堂(shítáng)成为(chéngwéi)民生与治理的重要载体(zàitǐ)。高新区海安街道党工委委员、人武部部长范建峰表示:“社区食堂不是简单复制餐饮店,而是基层治理的暖心试验田。未来,海安街道将继续以‘一餐热饭’为切口(qiēkǒu),解决老百姓‘一口香’,探索打造‘食堂+N’党群服务矩阵,从舌尖到心尖,全方位守护居民的幸福。” 通讯员 李仁霞 华(huá)贺年 卢袁园
海安:从“舌尖”到“心间” 社区食堂托起居民暖心“食”光

欢迎 发表评论:

评论列表

暂时没有评论

暂无评论,快抢沙发吧~